文章來源:鄭州熙元空調設備 發布時間:2013-08-25 14:51:53
對于2013年中國空調行業的發展,既有認為市場已經從2012年下半年回暖,2013年將迎來一個新開始的聲音,也有認為 2012年差強人意的市場表現主要得益于2011年簽訂的項目終于得以履行,困難從2013年才算真正開始的觀點。
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將在2013年市場 中有所體現:第一,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已經很難恢復到前幾年的高速上升的通道中,政策刺激已經部分透支了市場潛力,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中是大勢所趨,暖通空調行業亦將從瘋長轉為穩定增長的趨勢。第二,在穩定增長的大趨勢之下,受房產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暖通空調行業的發展既有不確定性,也有潛在危機,總體 而言,以北上廣為中心的權重市場仍有可能增速進一步放緩或市場下滑,但中西部區域市場由于區域發展的滯后性,市場仍將快速發展。
盡管2012年度,中國空調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多年來的首次下滑,然而必須肯定的是,中國中央空調行業整體仍處于上升的發展通 道。在以往的行業發展報告中,對中國空調行業發展的定義常用“快速發展”來形容,從2012年開始,正轉向“穩定發展”。這意味著,瘋狂增長、暴利時 代的空調行業已經成為歷史,盡管在個別市場或者項目仍存在特殊性,但從“快速發展”轉變為“穩定發展”的共性已經成為定局。“穩定發展”亦為對 2013年度中國空調行業發展的大勢判斷。
此外,需要引起重視的是,2012年度里國內冷水機組企業在外部環境變化時明顯表現出應變能力不足,從而導致發展受阻的現象。國內家用空調盡管已經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真正建立起核心競爭力,而支撐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動力仍然是在制造端的低成本優勢。 實際上,中國制造業目前正處于這樣尷尬的境地,盡管有好的預期,當然情況也有可能變得更為糟糕。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已經逐步變成過去式,盡管人力成本仍 不算太高,但相關的包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在內的高昂成本支出已經讓“中國基地”變得不再有顯著優勢。在中國市場建立生產基地的外資企業正在通過“回 流”以及遷往東南亞國家,比如越南和菲律賓等,以尋求獲取更低制造成本的途徑。正在由“制造”向“創造”轉型的中國,未來更不可能再以廉價制造來吸引投資,這已經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中國制造業幾番輪回,最終仍將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但這個道路過于漫長。
置身其中的中國空調企業,必須盡快清醒的意識到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新形勢,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以獲取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參與到更廣泛、更持久的市場競爭之中。